《Unravel》作为动画《东京喰种√A》的片尾曲,由TK from 凛として時雨创作,其忧伤的旋律与深刻的歌词深受吉他爱好者喜爱,掌握这首曲子的吉他简谱,不仅能准确还原原曲氛围,也能在弹奏中体会情感的流动,以下从歌曲基本信息、和弦进行、旋律简谱及演奏技巧几个方面,详细解析《Unravel》的吉他简谱内容,帮助不同水平的演奏者快速上手。
《Unravel》原调为E小调,节拍为4/4拍,速度约75bpm,适合用民谣吉他或电吉他原声弹奏,考虑到吉他把位便利性,常用Capo变调夹夹住4品,将调式转换为C小调(实际音高仍为E小调),这样和弦指法更简洁,适合初学者练习,以下是关键信息整理:
项目 | |
---|---|
原调 | E小调 |
推荐选调(Capo) | Capo 4品(C小调指法) |
节拍 | 4/4拍 |
速度 | ≈75bpm |
调式 | 自然小调(E/C自然小调) |
《Unravel》的编曲以分解和弦与扫弦结合为主,结构分为前奏、主歌、副歌、间奏和尾奏,和弦走向简洁且富有情感张力,以下是各部分和弦进行(以Capo 4品C小调指法为例):
前奏以分解和弦铺垫氛围,核心和弦为:Em G C D(C小调中,Em为i级,G为Ⅵ级,C为Ⅲ级,D为Ⅶ级),其中Em和弦的空弦音与C大调指法结合,营造出空旷的听觉效果,建议用手指轻轻勾弦,突出旋律的流动性。
主歌部分节奏稍缓,和弦进行为:Em C G D,重复两遍后进入副歌,Em和弦的低音持续(第5弦空弦)与C和弦的开放把位形成对比,弹奏时注意保持和弦转换的连贯性,避免杂音。
副歌情绪递进,和弦转为:Am C G D(Am为iv级,增强小调色彩),最后以D7和弦(属七和弦)收尾,制造不稳定感,自然过渡到下一段主歌,扫弦时建议用“下-下-上-下-上-下”的节奏型,突出重拍,强化情感冲击。
《Unravel》的旋律线条简洁,却蕴含细腻的情感,以下是主歌与副歌的核心旋律简谱(以Capo 4品后的C小调记谱,实际音高为E小调):
3 5 6 5 3 2 1 2 | 3 3 2 1 2 3 |
(对应吉他品格:二品G弦、空弦E弦、三品A弦、空弦E弦、二品G弦、一品D弦、空弦E弦、一品D弦)
弹奏时注意第3小节的“2 3”音程,可用勾弦技巧(左手按住二品D弦,勾空弦E弦),增强旋律的连贯性。
5 5 5 3 2 1 | 2 3 2 1 |
(空弦E弦、空弦E弦、空弦E弦、二品G弦、一品D弦、空弦E弦、一品D弦、二品G弦、一品D弦、空弦E弦)
建议用拇指负责4-6弦,食指、中指负责1-3弦,分解和弦时突出旋律音(如“5 3 2 1”对应的E、G、D、E弦)。
6 6 5 3 2 1 | 2 3 5 |
(三品A弦、三品A弦、空弦E弦、二品G弦、一品D弦、空弦E弦、一品D弦、二品G弦、空弦E弦、空弦E弦)
副歌部分音高起伏较大,“6 5 3”的下行旋律需配合左手揉弦,增强悲伤感;5 -”音可做推弦处理(将空弦E弦推至F音,再还原),模仿原曲的叹息感。
Q1:《Unravel》吉他简谱中,Capo 4品的作用是什么?如果不使用Capo会有什么影响?
A1:Capo 4品的作用是将原调E小调转换为C小调指法,简化和弦按法(如Em和弦变为开放把位,无需横按),降低初学者的难度,若不使用Capo,需用E小调指法(如F#m和弦需横按2品),对左手力量要求较高,且和弦转换复杂度增加,容易影响流畅度。
Q2:初学者弹奏副歌高音部分容易跑调,有什么练习建议?
A2:建议分三步练习:① 先单独练习副歌旋律,用慢速(50bpm)跟原曲,找准每个音的音高关系(如“6 5 3”的下行音程);② 用节拍器稳定速度,从60bpm逐渐提升至75bpm,确保节奏稳定;③ 结合和弦弹奏时,先弹响和弦,再单独弹奏旋律音,熟悉“和弦音+旋律音”的配合,最后再整合为完整段落。
数字简谱作为一种直观、易学的记谱法,长期以来在音乐普及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,传统简谱逐渐与软件工具结合,诞生了更高效、智能的数字简谱解决方案,tiamo数字简谱”凭借其友好的操...
许美静的歌曲《铁窗》是华语乐坛的经典之作,收录在1996年发行的专辑《遗憾》中,以其深沉的情感表达、独特的旋律线条和略带忧郁的曲风,成为无数听众心中的记忆符号,要理解这首歌曲的精髓,简谱作为音乐的基础...
汪峰的《谢谢》是一首充满温暖与感恩之情的作品,收录在他2005年发行的专辑《怒放的生命》中,这首歌以真挚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,传递了对生命中重要之人的感谢,既有对过往的回望,也有对未来的期许,延续了...
《遇见》是周深为电影《向左走,向右走》演唱的主题曲,旋律舒缓如溪水,歌词细腻如诗,自推出以来便成为无数人心中关于“邂逅”与“重逢”的温柔注脚,而吉他,这件兼具旋律与和声的乐器,恰好能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...
在大众音乐学习的启蒙阶段,简谱以其直观、易学的特点,成为连接普通人与音乐世界的桥梁,无论是校园里的儿歌传唱,还是民间的戏曲传承,简谱都以其简洁的数字符号承载着丰富的音乐信息,以经典民歌《赛江南》为例,...
简谱作为一种直观、易学的记谱法,自19世纪传入中国以来,便以其简洁的符号系统成为普及音乐教育、记录民间音乐的重要工具,在浩如烟海的简谱作品中,有一类特殊的谱例被称为“无题简谱谱”——它们没有明确的标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