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接触简谱是在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上,老师拿着教鞭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圆圈,说这是“do、re、mi”,我盯着那串“1、2、3”发呆,完全不明白这些数字和声音有什么关系,当老师点名让我唱一句《小星星》的简谱时,我张嘴把“1-1-5|6-6-5|”唱成了“一一五,六六五”,全班哄堂大笑,我站在讲台上,脸烫得像发烧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“下次再也不敢唱歌了。”
从那以后,音乐课成了我最害怕的课程,老师教新歌时,我总是低着头假装看课本,生怕被点到名,即使全班一起唱,我也只是动动嘴唇,发出蚊子一样的声音,有一次,老师让大家分组练习,我被分到和同桌一组,她拿着简谱本一句一句教我,可我看着那些数字,只觉得它们像一群调皮的小蝌蚪,在纸上跳来跳去,怎么也抓不住,同桌急得直跺脚:“你数拍子啊!‘1’是唱一拍,‘1下’是唱半拍!”我攥紧拳头,在心里默默数“1、2、1、2”,可一开口,节奏还是乱七八糟,小组展示时,我唱得磕磕巴巴,下台后,我躲在楼梯间,眼泪忍不住掉下来——为什么别人能轻松唱出来,我却不行?难道我真的没有音乐细胞?
这样的“不敢”持续了很久,直到初中遇到新的音乐老师李老师,她不像之前的老师那样急着让我们唱歌,而是从最基础的“简谱密码”开始讲起,她拿出一张大纸,上面画着表格:“你看,简谱里的数字‘1’到‘7’,对应的是do、re、mi、fa、sol、la、si,就像楼梯的台阶,每个台阶都有固定的位置。”她指着表格说,“‘1’是中央C,我们最容易唱的音;‘2’比‘1’高一点,‘3’再高一点……”她让我跟着钢琴一个一个音听,然后用“啦”来模唱,刚开始我还是紧张,声音发颤,但李老师没有催我,只是耐心地弹了一遍又一遍:“没关系,慢慢来,找到那个音的位置。”
学会唱单个音后,李老师开始教我节奏,她拿出一个更详细的表格,上面写着音符和对应的时值:“全音符‘×——’唱4拍,二分音符‘×-’唱2拍,四分音符‘×’唱1拍,八分音符‘×下’唱半拍……”她让我用手拍桌子,嘴里念“哒、哒、哒哒”,从“× × | × × |”(四分音符)开始,到“× × × × |”(八分音符),再到“× | × |”(二分音符),我拍得手心发红,但渐渐地,那些原本陌生的数字好像变得熟悉起来,它们不再是乱跳的蝌蚪,而是变成了有秩序的小士兵,跟着我的拍子整齐地前进。
接下来是学习拍号,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“4/4”,说:“上面的‘4’表示每小节有4拍,下面的‘4’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。”她画了五线谱的简谱对应,让我数每小节的拍数:“1 2 3 4 |’,刚好4拍;‘1 2 3 |’,‘1-’是二分音符,占2拍,加上‘2’‘3’各1拍,也是4拍。”我跟着她画小节线,标拍号,原本觉得复杂的简谱,好像慢慢有了规律。
为了让我更有信心,李老师给我布置了“阶梯任务”:先唱《两只老虎》的简谱,只有8个小节,节奏简单;再唱《小星星》,增加了一点难度;最后是《欢乐颂》,旋律稍微长一点,每天放学后,我都会待在音乐教室里,对着钢琴和简谱本练习,刚开始还是会唱错,比如把“5 6 5 4 | 3 2 1 |”唱成“五六五四,三二一”,但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立刻放弃,而是停下来,对着表格确认每个音的时值,用手重新拍一遍节奏,再唱,一个句子要练十几遍,直到唱得流畅为止。
有一次,我正在练习《欢乐颂》,李老师悄悄走进来,站在我身后听,我唱完紧张地回头,她笑着鼓掌:“唱得很好!特别是‘1 2 3 3 | 3 3 4 5 |’这一句,节奏很稳,音也准了。”她的夸奖像一股暖流,让我心里那块“不敢唱歌”的石头,好像松动了一点,后来,班级要举行元旦晚会,李老师鼓励我报名唱《小星星》,我站在台上,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,手心全是汗,但当钢琴声响起,我看着简谱上的数字,想起那些练习的下午,竟然慢慢平静下来,我唱得虽然不是最完美的,但节奏是对的,音是准的,唱完后,台下响起了掌声,我第一次觉得,原来唱歌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。
我已经能轻松地看懂简谱,甚至会自己写简单的旋律,每当想起第一次唱歌被嘲笑的场景,还是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,但更多的是感激——感谢没有放弃的自己,感谢耐心的李老师,更感谢那段从“下次不敢”到“下次敢了”的旅程,很多困难就像简谱上的数字,一开始看起来杂乱无章,只要我们静下心来,找到它们的规律,一步步练习,终能读懂它们的“语言”,让它们变成美妙的旋律。
音符名称 | 简谱记法 | 时值(以4/4拍为例) | 拍数 | 唱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全音符 | 4拍 | 4 | do | |
二分音符 | 2拍 | 2 | re | |
四分音符 | 1拍 | 1 | mi | |
八分音符 | ×下 | 半拍 | 5 | fa |
十六分音符 | ×下下 | 1/4拍 | 25 | sol |
问:学习简谱时总是分不清音符的时值,唱拍子不准,怎么办?
答:分不清时值主要是对“拍数”的概念不熟悉,建议先结合“简谱基础符号对照表”记忆不同音符对应的拍数,然后用“打拍子”的方式练习:四分音符拍一下手(“哒”),二分音符拍一下手并保持1秒(“哒——”),八分音符快速拍两下手(“哒哒”),初期可以用节拍器辅助,从60/拍的速度开始,熟练后再逐渐加快,可以跟着钢琴或录音,先听老师打拍子的节奏,再模仿练习,直到形成肌肉记忆。
问:学习简谱时总是畏难,觉得自己没有音乐细胞,想放弃怎么办?
答:这种“畏难情绪”很常见,其实不是“没有音乐细胞”,而是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建议从最简单的儿歌开始,小星星》《两只老虎》,它们的旋律短、节奏简单,容易获得成就感,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:比如第一天学会唱“1、2、3”三个音,第二天学会“1 2 3 | 3 2 1 |”的短句,每天进步一点点,可以多听、多唱,把简谱和旋律对应起来,比如听歌时试着跟着哼唱简谱,让学习变得更有趣,没有人天生就会看简谱,坚持练习,就能从“下次不敢”变成“下次敢了”。
陶喆作为华语R&B与摇滚音乐的标志性人物,其作品中的吉他编曲极具辨识度,无论是《爱很简单》的温柔旋律,还是《黑色柳丁》的摇滚张力,吉他始终是承载音乐情感的核心乐器,对于吉他爱好者而言,掌握陶喆...
千百惠是台湾乐坛极具代表性的歌手之一,活跃于20世纪80至90年代,以其清澈细腻的嗓音和深情款款的演唱风格,留下了《走过咖啡屋》《想你的时候》《明天还要继续》等经典作品,这些歌曲旋律优美、情感真挚,至...
腊梅在寒冬中绽放,以其独特的清冷香气与坚韧品格成为冬日里的一抹亮色,而《腊梅香》作为一首以腊梅为主题的民谣歌曲,旋律悠扬婉转,歌词意境深远,通过简谱的记录,让这份冬日诗意得以精准传递,简谱作为音乐入门...
CNBLUE作为韩国代表性的摇滚乐队,以其融合流行与摇滚的独特风格,以及成员们出色的乐器演奏能力深受全球粉丝喜爱,钢琴在他们的音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无论是抒情慢歌的温柔伴奏,还是摇滚快歌的激情旋律,钢...
Lana Del Rey的音乐以其独特的复古氛围、叙事性的歌词和富有情感的旋律著称,而吉他作为她歌曲中重要的伴奏乐器,往往通过简洁而富有张力的和弦进行与旋律线条,营造出迷幻、忧郁又浪漫的听感,对于吉他...
吉他的故乡,公认是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斯地区,这片被地中海阳光亲吻的土地,融合了摩尔人、吉普赛人、犹太人和罗马人的多元文化,孕育了现代吉特的灵魂——弗拉门戈,而简谱,作为记录音乐的基础语言,在吉他故乡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