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总趴在爸爸膝头,看他用铅笔在旧乐谱上画着豆芽菜似的符号,那些歪歪扭扭的“1、2、3、4”,是爸爸教我的第一堂音乐课——简谱,他说这玩意儿比五线谱简单,像给声音画地图,谁都能看懂,后来我才知道,那些“豆芽菜”里,藏着爸爸想对我说却没说出口的话。
简谱真的像爸爸说的那样,像声音的地图,每个数字对应一个音高,“1”是do,“2”是re,加上小圆点表示高低八度,短横线表示音长,我跟着爸爸用简谱唱《小星星》,唱《茉莉花》,直到有一天,爸爸放了一首歌,说“你听听,这歌里有爸爸的心事”,那是汪峰的《爸爸》。
《爸爸》的旋律开头,简谱是“5 6 1 2 | 3 3 | 2 1 2 3 | 2 |”,从低音的“5”爬升到高音的“3”,像一个人慢慢抬起头,从低头沉默到终于开口,爸爸指着乐谱说:“你看这‘3’音,拉得长,像不像爸爸叹气?”歌词里“爸爸,你累了吗”,旋律正好落在“3”上,带着一点沙哑的颤音,像爸爸下班回家坐在沙发上,摸着我的头时,眼里的疲惫,那时候我不懂,为什么爸爸的歌总带着一点“硬”,像他手上的老茧,摸起来扎手,却让人安心。
除了《爸爸》,汪峰的歌里总藏着和爸爸相似的眼神。《存在》的副歌“多少人活着为了证明,存在存在的意义”,简谱是“1 2 3 5 | 6 5 3 | 2 1 2 3 | 2 |”,音阶起伏像爸爸年轻时给我讲他创业时的故事,从低谷到倔强,爸爸总说“活着得有点意义”,和汪峰的歌里那种对“存在”的追问,像极了两个中年男人的对话,后来我长大了,听《北京北京》,简谱开头“1 1 2 3 | 5 5 3 |”,像爸爸站在胡同口喊我回家,声音穿过人群,又远又近,他说“北京没有梦想,只有生活”,可我知道,他拼命让我留在这座城市,是怕我像他一样,一辈子困在小地方,连“梦想”两个字都没机会说出口。
汪峰的歌里,总能找到爸爸的影子,就像这张表格里的几首歌,旋律的起伏、歌词的重量,都藏着父亲对孩子的爱与期待。
歌曲名 | 发行年份 | 简谱片段(副歌前四小节) | 父亲/成长意象 |
---|---|---|---|
《爸爸》 | 2005 | 5 6 1 2 | 3 3 | 2 1 2 3 |
《存在》 | 2011 | 1 2 3 5 | 6 5 3 | 2 1 2 3 |
《飞得更高》 | 2003 | 3 5 5 6 | 5 3 | 2 3 5 6 |
《北京北京》 | 2008 | 1 1 2 3 | 5 5 3 | 2 2 3 5 |
现在我长大了,也学着用简谱写歌,写着写着,就想起爸爸用铅笔画的那些“豆芽菜”,有次写了一首关于加班的歌,旋律卡在“2”音上,怎么都不顺,突然想起爸爸说:“音阶就像人生,有高有低才真实。”于是我加了几个附点音符,像他说话时偶尔的停顿,歌一下子就活了,原来简谱不只是音乐符号,是爸爸的语言;汪峰的歌不只是旋律,是爸爸没说出口的故事,他教我看懂声音的地图,自己却成了我人生里最温柔的旋律。
爸爸,你看,那些你教我的“1、2、3、4”,现在都长成了我想对你说的话。
FAQs
汪峰的《爸爸》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?
汪峰曾在采访中提到,《爸爸》的创作源于他对父亲复杂情感的梳理,父亲曾是军人,性格内敛,很少表达爱,直到父亲去世后,他才在回忆中感受到父亲沉默背后的牵挂,歌词中“爸爸,你累了吗”“爸爸,你老了”是他迟来的理解与愧疚,旋律上采用低沉缓慢的节奏,试图还原父亲晚年的状态,以及那种想靠近又不知如何开口的父子情。
学习简谱对理解汪峰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有帮助吗?
有帮助,简谱通过音高、时值、节奏等具体符号,直观呈现旋律的情感走向,爸爸》中“3”音的延长和颤音,简谱能明确标记这种处理,帮助听者感受到疲惫感;《飞得更高》副歌音阶的上行,简谱的“3 5 5 6”到“5 3 -”,能体现从压抑到释放的情感递进,让歌词中的“自由”更具象;而《北京北京》中重复的“1 1 2 3”,简谱的重复强调了漂泊中的执着,让听众更容易捕捉到歌曲里那种“回不去的故乡,到不了的远方”的复杂情绪。
青春舞台,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鲜活的注脚——或许是校园艺术节上第一次登台的紧张与雀跃,或许是社团招新时抱着吉他弹唱的青涩旋律,又或许是毕业晚会上与同伴合唱的《不说再见》,这些被音乐串联的瞬间,构成了青...
简谱是一种直观记录音乐的方式,而“do”作为简谱中的基础音级(对应唱名“Do”,音名为C),是理解吉他弹奏的重要起点,吉他作为和声与旋律兼具的乐器,掌握简谱“do”在指板上的位置,能帮助初学者快速建立...
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史上,迟志强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,他以粗犷深沉的嗓音、贴近生活的歌词,以及充满时代印记的音乐风格,成为一代人的记忆,而“北郊”这一地理概念,或许与他的成长经历、创作背...
《夜色》作为一首融合流行与电子元素的代表作,其旋律轻快且富有层次感,无论是钢琴、吉他还是其他乐器的演奏者,都渴望通过清晰的简谱准确把握音符与节奏。“夜色简谱高清”不仅是乐谱清晰度的追求,更是对音乐细节...
简谱作为一种直观、易学的记谱法,自19世纪传入中国以来,便以其简洁的符号系统成为普及音乐教育、记录民间音乐的重要工具,在浩如烟海的简谱作品中,有一类特殊的谱例被称为“无题简谱谱”——它们没有明确的标题...
在华语流行音乐的星空中,黄家驹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,他的音乐承载着理想、热血与温柔,而支撑这些情感流淌的,除了他对旋律的敏锐直觉,还有一个看似朴素却充满力量的工具——简谱,对于黄家驹而言,简谱或许不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