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中,音乐始终是凝聚人心、鼓舞士气的精神武器,通常意义上的抗日战争为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至1945年日本投降共14年,若涵盖战后对战争创伤的反思、民族精神的重建以及相关主题音乐的延续创作,时间跨度可延伸至1950年代初,约20年的时间,这段时期诞生的抗战歌曲,如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《松花江上》《大刀进行曲》等,不仅在当时成为战斗的号角,更通过吉他谱这一便携的记谱形式,在民间广泛传播,成为连接前线与后方、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。
抗战时期的音乐创作多以“救亡图存”为核心,旋律激昂、歌词直白,便于大众传唱,吉他作为当时相对普及的西洋乐器(尤其在知识青年、文艺团体中),因其音色明亮、携带方便,成为改编和演奏抗战歌曲的重要工具,相较于专业的五线谱,吉他谱(六线谱结合和弦标记)更易上手,无需深厚乐理基础,战士、学生、民众通过简单的和弦扫弦或旋律弹奏,就能将歌曲中的爱国情怀传递开来。
彼时,吉他谱的传播多为手抄本形式,在文艺宣传队、学校、军队中辗转流传,在敌后抗日根据地,文艺工作者将《游击队歌》改编为吉他谱,战士们在行军休息时围坐弹唱,既缓解了战斗的疲惫,又强化了必胜的信念;在国统区的校园里,《毕业歌》的吉他谱则是学生运动中常见的“武器”,用音乐唤醒更多同胞的抗日热情,这些手抄的吉他谱虽纸张粗糙、字迹潦草,却承载着最炽热的民族情感,成为抗战文化中独特的记忆符号。
以下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抗战歌曲,以表格形式呈现其吉他谱核心要素(简化版,适合初级至中级演奏者),包含调式、和弦进行、旋律片段及演奏要点,帮助现代爱好者感受战时音乐的魅力。
歌曲名称 | 创作年份 | 词作者 | 曲作者 | 调式 | 核心和弦进行(C调) | 旋律片段(六线谱前4小节) | 演奏要点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《义勇军进行曲》 | 1935 | 田汉 | 聂耳 | C大调 | C-G-Am-F-C-G-C | 3---3---5---5---6---5---3- | 前奏用坚定有力的扫弦,主歌部分突出旋律线,副歌“起来!起来!”和弦加重力度,附点节奏要鲜明 |
《松花江上》 | 1935 | 张寒晖 | 张寒晖 | G小调 | Gm-C-D7-Gm-D7-Gm | 5---3---1---3---5---3---1- | 以分解和弦为主,速度稍慢(如60bpm),表现悲怆情感,第二段“哪年,哪月”加入滑音增强倾诉感 |
《游击队歌》 | 1937 | 贺绿汀 | 贺绿汀 | C大调 | Am-F-C-G-Am-E-Am | 0---0---3---3---5---5---3- | 轻快活泼的扫弦节奏(如下下上上下上),模仿行军步伐,重复段可加入轮指技巧表现机敏感 |
《大刀进行曲》 | 1937 | 麦新 | 麦新 | C大调 | C-F-C-G7-C | 1---1---2---3---5---6---5- | 开头“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”用重扫弦(全音符),和弦转换要干脆,杀!”可做渐强处理 |
这些流传至今的抗战吉他谱,不仅是音乐的记录,更是历史的见证,相较于录音、影像资料,手抄吉他谱的“不完美”恰恰体现了战时条件的艰苦与民众的智慧——没有专业乐谱纸,就用旧账本、香烟盒背面;没有标准记谱法,就自行简化和弦、标注旋律,正是这种“土办法”,让抗战歌曲突破了时空限制,从城市到乡村,从军队到民间,遍地开花。
这些吉他谱被重新整理、编订,纳入音乐教材和红色主题演出曲目,年轻一代通过弹奏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感受“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”的壮烈;通过《松花江上》的分解和弦,体会“哪年,哪月,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”的悲怆,吉他谱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,让抗战精神在音符中代代相传。
问题1:抗战时期的吉他谱和现代吉他谱在记谱方式上有哪些主要区别?
解答:抗战时期的吉他谱多为民间手抄,记谱相对简化,和弦标记不统一(有的用汉字“C、G”,有的用数字“1、5”),旋律片段常只记录主干音,省略节奏型和装饰音;现代吉他谱则采用标准化六线谱,和弦标记统一(如Cmaj7、m7),节奏型、滑音、泛奏等技巧标注详细,且常配有指法图示,更注重演奏的精确性和艺术性,战时吉他谱以实用为主,追求快速传唱,现代谱则兼顾教学与欣赏,更注重音乐表现力。
问题2:如何用吉他弹奏抗战歌曲时体现“时代感”?
解答:乐器选择上优先使用原声吉他(避免电吉他及效果器),还原战时乐器的音色质感;演奏风格上,根据歌曲主题调整节奏——如《大刀进行曲》用强劲的扫弦模仿战鼓,《松花江上》用缓慢的分解和弦表现悲凉,避免现代流行乐的华丽编曲;技巧运用上可加入“滑音”“揉弦”等传统民谣技法,模拟战时手抄谱中常见的情感表达;演唱时可采用“喊唱”或“叙事性吟唱”,贴近战时民众直白、激昂的演唱风格,增强历史代入感。
北上的列车,是无数漂泊者心中流动的乡愁符号,也是音乐人笔下常见的创作母题,当吉他的琴弦与列车的轰鸣交织,便诞生了那些带着铁轨温度的旋律,要真正弹奏好《北上的列车》这类作品,不仅需要掌握吉他谱的音符与和...
丢火车乐队的《角落》是一首充满故事感的民谣摇滚作品,歌词中关于时光、遗憾与释怀的表达,搭配简洁却富有层次的吉他编曲,让这首歌成为许多吉他爱好者弹唱的经典,要掌握这首曲子的吉他谱,需从和弦进行、节奏型、...
许巍的《逍遥行》作为其代表作之一,以自由洒脱的旋律和充满哲思的歌词,成为无数乐迷心中的“公路金曲”,这首歌的吉他编曲以民谣为基础,融合了摇滚的律动感,无论是原曲的木吉他分解和弦,还是现场演出的扫弦版本...
《在此等候》是林宥嘉演唱的一首经典抒情歌曲,由郑楠作曲、施人诚填词,收录在2012年专辑《大小说家》中,这首歌以温柔的旋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,成为许多吉他爱好者必学的弹唱曲目,想要准确弹奏这首歌,理解吉...
黄靖伦作为马来西亚华语乐坛的清新歌手,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温暖治愈的曲风深受听众喜爱,他的作品如《我的秘密》《慢半拍》《临时演员》等,凭借流畅的旋律和贴近生活的歌词,成为吉他爱好者热衷弹唱的经典,对于...
《真的爱你》作为Beyond乐队的经典代表作,无论是粤语原版还是国语版,都以深情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打动着无数听众,对于吉他爱好者来说,用吉他弹奏这首歌不仅是技巧的展现,更是对这份情感的表达,下面将详细...